為避免荔枝椿象危害,影響荔枝、龍眼產量,本年度農業部動植物防疫檢疫署訂定嘉南地區荔枝椿象化學共同防治期程為1月20日至3月14日,此時荔枝椿象尚未大量產卵,且對化學藥劑較敏感,是防治的最佳時機。嘉義市政府提醒農友,務必密切注意園區內的荔枝椿象密度,並適時進行化學防治,確保農作物健康。
嘉義市政府今年計畫於荔枝、龍眼主要種植區(如盧厝等區域),分批釋放3萬2千隻荔枝椿象天敵——平腹小蜂,平腹小蜂屬於寄生性天敵,其雌蜂會將卵產於荔枝椿象的卵內,被寄生的卵粒將無法順利孵化出椿象若蟲,此為一生物性防治措施,可減少荔枝椿象對農作物的危害。
農友施用化學農藥防治荔枝椿象時,須遵守化學藥劑使用規範及安全採收期,確保作物安全與消費者健康。此外,用於生物防治的平腹小蜂對化學農藥敏感,應避開化學防治的施用,以確保達到生物防治效果。在非農業區,相關權責單位將加強轄區內荔枝椿象的防治工作。非農業區防治用藥則須符合環境部核准之環境用藥規範,相關資訊可至行政院環境部化學物質管理署網站查詢。
建設處田長沛處長特別提醒,民眾在防治荔枝椿象或摘除卵塊時,應做好自身防護,佩戴手套、口罩、護目鏡(或眼鏡)、帽子及長袖衣物,避免遭荔枝椿象臭液灼傷。如不慎接觸其分泌物,應立即以大量清水沖洗並就醫。